close
最近各界對於ECFA是不是能夠在六月簽訂還抱持很高的疑慮,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說「簽的早不如簽的好」;就在市場認為ECFA短期可能簽不成之際,不久就傳出兩岸協商代表就ECFA的文本及其五項附件基本達成共識,趕上這次江陳會(第五次)中簽訂。對於市場關注的早收清單計畫,大陸承諾對台減讓關稅的早收清單高達五百項;相對的,台灣也承諾對大陸產品提供兩百項的早收清單。
ECFA被視為打造未來台灣經濟黃金十年的關鍵。但是什麼是ECFA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》,多數人搞不清楚。從媒體報導的重點來看,似乎是規定台灣跟大陸之間兩岸商品貿易的規範,像是台灣什麼東西可以賣到大陸,大陸又有什麼可以賣給台灣,再者就是這些貨品要課多少關稅…等等貿易的事宜。
不過台灣跟中國大陸都已經是WTO(世界經貿組織)的一員,有關貿易往來的規範,不就是照著WTO來走,為什麼還要簽訂ECFA?
關鍵在於WTO的終極理想是希望全世界的貿易,都能在「零關稅」的條件下進行,這麼一來可以讓市場機制發揮到極致,讓擅長生產汽車的能夠專注汽車研發,做出最便宜又好用的汽車,織布的同樣能夠生產又便宜機能又強的紡織品,全世界都能享受CP值最高的商品。
可是各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,而且像是糧食等農產品也不能完全倚賴進口,因此零關稅的理想很難達成,所以目前WTO會員國之間的貿易關稅,平均在5%~6%。
因此,跟大陸簽訂ECFA(類似FTA自由貿易協定),目的就是要掌握中國這個大買主,透過早收清單(立即可以約定零關稅的產品),把台灣賣給中國大陸的主要產品的關稅條件,商定跟東協以及韓國、日本一樣,甚至看能不能更為優惠(除了稅率、還有數量),這麼一來,就能夠避免東協+1或是兩年後的東協+3,對台灣出口中國大陸,因為關稅高低不同所造成市場競爭的立即危機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